您的位置:首頁 >產(chǎn)經(jīng) >

彭林:我們的“禮”是成體系的 而且非常高雅

2021-12-20 13:46:14 來源:網(wǎng)易科技報道

12月18日,2021網(wǎng)易未來大會迎來收官之戰(zhàn),國潮、靈感無界、和文化、元宇宙四大論壇壓軸登場,想象、智慧、靈感諸多元素,激烈碰撞。

清華大學首批文科資深教授、人文學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、中國經(jīng)學研究院院長彭林與文化學者、中國匠人大會創(chuàng)建人趙普以及主持人楊子禎展開了一場關(guān)于 “國風在覺醒”的深入對話。

在對話中,彭林表示,我們首先要了解中國文化跟西方文化根本的不同在哪里,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,是以上帝為中心的。中國在西周開始,就確立了以人作為社會發(fā)展的核心的意識,倉廩實而知禮儀,衣食足知榮辱,物質(zhì)跟精神要一起發(fā)展,這是中國文化最有特色的地方。

彭林表示,我們總講中國文化要在國際上有話語權(quán),但這個“話語權(quán)”不是天下掉下來的,也不是別人賜給我們的,而是要靠我們自己去爭取的。近年以來,外交禮儀基本上被西方人壟斷了。社會上,乃至國與國的交往,通用禮儀主要是西方的。中國不是沒有禮,我們的“禮”是成體系的,而且非常高雅。

“現(xiàn)在由于疫情原因,大家很害怕,西方人很敏感,馬上創(chuàng)造了一個‘碰肘禮’。其實我們的‘作揖’禮,非常典雅、符合衛(wèi)生要求,也很適應時代發(fā)展的趨勢。”

彭林呼吁,中國應借著冬奧會、明年杭州亞運會的機會,趁勢把“作揖”拱手禮推廣出去,讓全世界知道中國傳統(tǒng)禮儀是如此的文明、衛(wèi)生、高雅。

以下為彭林演講實錄:

彭林:各位觀眾朋友,大家好!非常榮幸有這個機會,就國風、國潮的問題跟大家交流。

主持人(楊子禎):今天我們論壇的主題叫做“國風在覺醒”,首先想請問一下彭林教授,之前您在《百家講壇》上有一個“彭林說禮”,大家對這個禮儀有非常多的疑問,尤其現(xiàn)在的年輕人,一說到禮儀,大家本能的反應是西方禮儀,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禮儀由來已久,而且非常的經(jīng)典,您覺得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們中華禮儀的沉默?

彭林:主要有這幾個原因,第一,五四以來,我們把國家被動挨打的原因歸咎于傳統(tǒng)文化,而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核心是禮儀,今天可能沒有時間展開來談。梁啟超認為,東西方文化的核心,西方是法治,中國是禮治,國學大師錢穆大師非常認同,他認為禮是中國文化之心,要了解中國必須站在更高看到中國文化之心,中國的核心思想就是禮。某些人要推翻中國文化,一個關(guān)鍵人物是孔子,一個核心就是“禮”,把這兩個打倒了,中國文化就剩不下多少了。

其次,我們中國文化曾經(jīng)被一些傳教士翻譯成英文介紹到國外,他們用基督教文化的語言來翻譯,對我們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一些核心概念,他們有意無意的做了篡改,在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里“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”都要通過禮才能實現(xiàn),他們把禮翻譯成“儀式、禮貌、小節(jié)”,又反過來影響我們。現(xiàn)在我們講到禮,有人認為就是形式主義,不就是握手、擁抱、磕頭、作揖嗎?這樣一種認識,使得我們這個“禮”始終提不起來,我們一定要把這種看法破除。

主持人(楊子禎):我們也看到,疫情以來,現(xiàn)在大家不讓握手,不讓擁抱了,好像中華禮儀在復興,很多年輕人用抱拳禮等禮儀,或許我們的傳統(tǒng)禮儀會重新煥發(fā)生機嗎?

彭林:我們總講中國文化在國際上要有話語權(quán),這個話語權(quán)不是天下掉下來,也不是等著別人賜給我們,而是要靠自己去爭取。幾十年來,外交禮儀基本上被西方人壟斷了,社會上,乃至國與國的交往禮儀主要是西方的。但我們中國不是沒有禮,我們的禮是成體系的,而且非常高雅,它要走出去,只有靠我們自己的努力。西方人很在意這個東西,現(xiàn)在由于疫情大家都很害怕握手,人家很敏感,馬上創(chuàng)造了一個“碰肘禮”。我們的作揖禮在兩三千年錢就誕生了,非常典雅,符合衛(wèi)生要求,適應時代發(fā)展的趨勢,我們要果斷的把作揖禮、拱手禮推向世界,特別是借著借冬奧會,明年的杭州亞運會,努力的推出去,讓全世界知道中國人在兩三千年以前的禮儀就是如此的文明、衛(wèi)生、高雅。這是一個突破點,我希望借由網(wǎng)易這個平臺,把這個呼聲傳出去。

主持人(楊子禎):謝謝教授,明年的冬奧會、亞運會都是我們中華禮儀復興的重要節(jié)點。那您覺得對當代年輕人來講,中華禮儀最重要最有現(xiàn)實意義在哪里?

彭林:我們首先要了解中國禮儀跟西方禮儀根本的不同在哪里。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,是以上帝為中心的。我們中國人在西周的時候已經(jīng)意識到,這個世界上沒有救世主,鬼神保佑不了你,我們從那個時候開始確立了以人作為社會發(fā)展核心的意識。物質(zhì)的發(fā)展很重要,但是物質(zhì)發(fā)展到了一定的程度,你的生活要有品質(zhì),要懂禮儀,你的衣食足了要知道榮辱,物質(zhì)跟精神要一起發(fā)展,這是中國文化最有特色的地方。

我們把人怎么樣從一個動物意義上的人,經(jīng)過教育、經(jīng)過提升,使他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完人。以前毛主席在《紀念白求恩》中,號召大家成為一個高尚的人、純粹的人。我們是從動物過來的,所以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動物的野性,做一個純粹的人,就必須拜自己身上的動物的野性去除干凈,這就要靠道德才能做到。

《尚書》里分析歷史的興衰,夏朝和商朝為什么沒有長期執(zhí)政下去,搞了幾百年就垮了?是因為他們對道德沒有敬意。我們怎么才能長治久安?我們有長安縣、長安街,中國從來追求的是長治久安,要長治久安一定要有道德。你祭祀祖宗,擺上香噴噴的祭品,這一種香味,鬼神不喜歡。“明德惟馨”,把工作干好了,把國家治好了,那種香味,鬼神才是最喜歡的?!对娊?jīng)》里有四個字“自求多福”,一直到今天,都還閃耀著真理的光輝。你的福,任何人給不了,只有你自己努力和作為才能得到,中國人確立了以德立身、以德治國的理念,這是最了不起的。

德看不見、摸不著,聞起來沒有氣味,是不是就存在?不是??諝獠灰彩强床灰?,摸不著,聞起來沒有氣味嗎?它存不存在?當然存在,而且離開它要完蛋,道德也是這樣。儒家很智慧,把這個看不見的德轉(zhuǎn)換成禮。在社會的各個層面,為了體現(xiàn)道德教化,制定了許許多多、各種不同的禮,怎么尊老、怎么敬長、怎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,如何走向世界大同?這都是通過禮,把德體現(xiàn)在每個人身上,體現(xiàn)在我們整個社會的各個層面上。

主持人(楊子禎):彭林教授,您是如何看待影視劇中,比如重塑傳統(tǒng)禮儀,對這些禮儀的復興?

彭林:一個基本的事實,我們這套東西中斷了一百多年,出現(xiàn)了斷層。中國人傳統(tǒng)上把30年叫一代,我們斷了好幾代,大家對傳統(tǒng)禮儀非常陌生,加上西方禮儀像潮水一樣涌進來,現(xiàn)在社會上很多禮儀不倫不類,不中不西,不知道是哪個國家的。

比如,站在我們旁邊的禮儀小姐,穿一身白,這在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里很忌諱。剛才王院長說我們中國文化的色彩很多,今天如果是個大喜的日子,穿個白的讓人怎么想?對于這一類現(xiàn)象,我很憤慨,它們顛覆了我們中國人在色彩上基本的理念,衣服的顏色是有忌諱的,紅白喜事都分不清嗎?這位禮儀小姐站立時,一只手抓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,這是西方人的做派。五千年禮儀之邦,居然連穿什么衣服都要學洋人,手怎么擺都要學洋人!

我們傳統(tǒng)的服裝很豐富,但是西方對我們的滲透很厲害,遠遠超過中國人捍衛(wèi)自己的力度。比如穿衣服,中國人是右衽。什么樣的人左衽?是胡人,你看博物館里的唐三彩,騎在駱駝上的胡人,都是左衽。在中國什么樣的人才穿左衽的衣服?是人死了之后穿的喪服,死人穿的衣服和活人穿的相反。所以,活人穿左衽的衣服是非常犯忌的,你還沒死怎么就把喪服穿上了?好多年前,我在南方航空的航班上看到空姐穿的是左衽,把我嚇著了!你們讀過《論語》沒有,“微管仲,吾其披發(fā)左衽矣”!披發(fā)左衽,是野蠻民族的打扮。你看,這位禮儀小姐就是披發(fā),再加左衽!

我們這次會議的主題詞是國風,你做這些東西的發(fā)心在哪里?是要捍衛(wèi)和弘揚我們的本位文化,還是繼續(xù)為洋風、洋潮打掩護?現(xiàn)在全國電視臺所有女主持人的服裝,幾乎都是左衽!我們?nèi)绻形幕孕?,有民族自尊,請從右衽開始行不行?我希望你(主持人)明天不要再穿這種衣服。以前你不知道,不知者不為過,不知道這是喪服。現(xiàn)在知道了,就應該改正。

主持人(楊子禎):現(xiàn)在很多人說國風頂流,還有一些人唱衰說是不是有點過度自信了,如何看待國潮國風?

彭林:“國風”這個詞我很喜歡,很親切。我是研究儒家經(jīng)典,《詩經(jīng)》有風、雅、頌,《詩經(jīng)》開頭的25篇稱為“正風”,是周公、召公將文武之道用于治國理民、所達到的最好的境界?!对娊?jīng)》的正風正雅,代表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上一個最理想的狀態(tài)。

梁啟超在清末民初,用這個詞辦了一張《國風報》。當時西方列強把我們中國當一個西瓜切了準備要分。中國會不會亡?梁啟超和他的朋友湯覺頓在《國風報》做了長篇辯論,湯覺頓說中國馬上要亡,梁啟超說中國不會亡,因為中國文化不會亡,只要文化不亡,國家就不亡,這場辯論轟動全國,成千上萬的青年人看了之后走上了救國的道路。

今天為什么有那么多年輕人在鼓吹國風?這是我們的文化長期被西方文化壓制之后的一種抗爭。西方文化中心論長期占領(lǐng)思想文化領(lǐng)域的制高點,他們的文化被說成是最好的,像黑格爾就說,中國文化很低,最高的文化是日耳曼,中國注定要稱為西方的殖民地,一個征服對象。這種東西我們聽得下去嗎?今天我們講國風,是大家愛國、熱愛我們的中華文化的表現(xiàn),過了嗎?現(xiàn)在有些人動不動就喊不要民族主義,哪個國家不為自己的民族在呼吁?美國人不是口口聲聲“美國第一”嗎,怎么沒有人批評他們是民族主義,我們稍微說一說就是民族主義了?大家想想,一百多年來,我們固有文化的消失、流逝,到了什么程度?我們已經(jīng)不自信了,我們的文字,原來是豎寫的,我們認為這不行,因為洋人都是橫寫的,于是我們改成橫寫的。原來讀中國的文章都是點頭的,現(xiàn)在我們都搖頭了,此處怎么沒有笑聲?

我們要把中國字拼音化,曾經(jīng)作為一個國策,最終把漢字消滅掉,走世界拼音化的共同道路。這可不得了,中國的漢字是世界上最優(yōu)秀的,別人沒有把我們的文字消滅,可是我們自己操心,要把它弄成簡化字,弄成拼音,最后弄成跟26個字母一樣的體系,這不是自己在亡自己嗎?世界上并不是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的,有自己文字的民族是偉大民族,我們怎么能把這個都廢了?在我看來,我們還是要堅守自己本位的文字系統(tǒng)。判斷你這個國家是不是文明國家的第一項,學術(shù)界沒有爭議,就是看你有沒有文字。我們喜歡稱古代的漢字為“繁體字”,這就錯了,應該叫“正體字”,因為原本的寫法就是這樣的。有人說,老百姓學漢字很困難,所以要簡化。韓國人可以這么說,所以他們發(fā)明了一套“韓字”。我們說大陸的人學不了繁體字,這不莫名其妙嗎?為什么海外華人學得了繁體字?幾十年前有人說,漢字無法象英文那樣進入鍵盤系統(tǒng),所以終究要被淘汰??墒怯萌缃駶h字的計算機輸入法,打字速度超過用英文字母打字的速度,證明我們的漢字很優(yōu)秀。我有一個朋友,香港人,在臺灣大學工作,他帶著夫人和孩子到北京來,一到機場,孩子指著指示牌上的漢字說:“爸爸,飛機的飛寫錯了,機也寫錯了。”因為他們在臺灣學的是正體字,而首都機場到處是簡體字。有人會說,這有什么關(guān)系?讓他們說去。我覺得,事情并不這么簡單。我舉一個例子,大家就明白了。

我有一次在北京胡同里走,一個飯館門口放著一個粉板,后面用棍子撐著,上面寫著店里供應的品種:米飯、水酒、炒菜,那個“酒”字是三點水加一個“九”,“菜”字,是草字頭下面一個“才”,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俗字。你看完以后怎么想?一定會說,店主人受教育程度不足。人家看我們的簡體字,大概也是作如此想。我們的尊嚴在哪里,大陸人學不了正體字?

最后,兩岸終究要統(tǒng)一,統(tǒng)一的時候會簽個協(xié)議。那時,協(xié)議的文本寫正體字還是簡體字?有人說可以寫兩個文本,正體、簡體各一種。那樣,還叫一國嗎?還叫同文同宗嗎?這些事情我們現(xiàn)在不考慮,將來會手忙腳亂,治國,在文化上要有一個長遠的規(guī)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