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頁 >產(chǎn)經(jīng) >

環(huán)球今熱點:(科技)科普:世界大象日,這些知識值得了解

2022-08-12 19:54:04 來源:瀟湘晨報


(相關資料圖)

新華社北京8月12日電(記者葛晨)8月12日是世界大象日。這種大型動物一直受到人們關注,人們對“長鼻子朋友”的研究正愈發(fā)廣泛深入。

大象首先給人的感覺就是“大”。它們是陸地上現(xiàn)存最大哺乳動物,有的大象身高可達4米,有記載的最重大象超過10噸,成年象每天能吃掉150公斤食物。

目前地球上生活著兩種大象——非洲象和亞洲象,其中非洲象包括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。大象壽命較長,一般能活到60至70歲。

大象的長鼻子能夠完成撕碎枝葉、吸水等復雜動作,這不光有賴于鼻子的肌肉,還與鼻子的皮膚特點相關。象鼻上部和下部皮膚的延展程度不同,上部有非常容易延展的深褶皺,而下部表層布滿較小的褶皺,便于抓握和搬運物體。

大象記憶力強,還能預測天氣。它們聽覺靈敏,可察覺到極低的聲波頻率,因此可以聽到遠處小的雷聲和大雨聲,并預測雨水何時到來,從而改變行進路線。

野生非洲象是目前已知睡得最少的哺乳動物,平均每天僅睡兩個小時,有時甚至全天不眠。如此“不怕困”可能與它們的體型有關,通常體型越大的哺乳動物越傾向少睡。

大象是群居動物,不愿獨自生活。一項有關大象糞便中激素水平等方面的研究表明,獨居大象比群居大象承受更多壓力。

大象體內(nèi)癌細胞的數(shù)量是人類的100倍,但死于癌癥的大象比例只有人類的三分之一不到。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,大象體內(nèi)特有一種白血病抑制因子6(LIF6),它能與有助抑制癌癥的P53基因副本“合作”,消除受損細胞并防止癌變。

由于全球氣候變化、部分地區(qū)人類活動特別是盜獵行為影響,大象的數(shù)量在快速減少。亞洲象和非洲草原象被世界自然保護聯(lián)盟列為瀕危物種,非洲森林象則是極危物種。今年8月12日是第11個世界大象日,動物保護組織和有識之士在每年世界大象日期間通過各種活動,呼吁人們加強保護大象的意識和行動。

2021年,在中國云南棲息的一群野生亞洲象的“北上南歸”之旅,引發(fā)全民觀象熱潮,讓世界看到中國多年來為保護大象作出的努力。(完)

標簽: 哺乳動物 非洲草原象 非洲森林象 群居動物

相關文章

編輯推薦